这集中体现在其《太极图说解》一书中。

要实现仁德,对万物无不爱,首先要除去私心私欲。以其气而言之,则得其正且通者为人,得其偏且塞者为物。

雅康铁路今年开工在望

草木春生秋杀,好生恶死。人之所以为人,其理则天地之理,其气则天地之气。物因气昏而推不得,但不能说他物不与有也。且如‘四时行,百物生,天地何所容心?至于圣人,则顺理而已,复何为哉。但不能说,动物完全无知,只有所谓本能,如同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者。

后一点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,但却是朱子格物之学的重要内容,对于理解朱子的生态学具有重要意义。枯槁之物,谓之无生意,则可。儒学的核心价值是仁,仁是普遍的生命关怀,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,不同于单纯的知性学说。

张君劢试图从人生观的角度,回归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,肯定其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。在儒学发展中,学统始终未曾中断,儒学的价值系统主要是由学统接续和发展的。* 原载《北京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2012年第1期,第35‒44页。东亚社会的现代转型,特别是中国的现代化,其发展模式有自己的独特性,并不同于西方模式,这就促使人们反思东方社会的文化,特别是儒家文化,与现代化究竟有何关系。

中国要改变落后局面,只有向西方学习。所有这些,都是从现有学科分类的角度说的。

雅康铁路今年开工在望

对此,又如何看呢?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。仁既可以分说,也可以合说。这里涉及的问题,不仅仅是儒学能不能开出科学与民主之花,而且有更深层次的目的性问题,比如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,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一类的根本问题。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个人的权利,实际上是以人的利益为核心。

从洋务运动开始,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说,就是以儒学为立国之本,以西方的科学技术为其所用。但是,由于对情感的看法不同,因而其结论也就不同。这是解读儒学经典的根本方法,不同于一般的经典解释。儒学与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有密切关系,特别是与人类究竟如何生存与发展这一类的根本问题,关系更为密切,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开始。

历代儒家对道统的具体解释虽不尽相同,但都没有离开儒学的核心价值。这种理论建构,从总体上说,离不开西学的背景和影响。

雅康铁路今年开工在望

作为儒学的核心价值,仁是不是只限于人与人、人与社会和政治伦理的范围之内呢?不是。虽然如此,精英儒学并未消失。

在我看来,就是仁和仁的实现。第二个阶段是中西文化广泛交流时期,儒学开始了新的理论建构。德则是道之在人者(天生德于予),也就是德性。发挥德性主体的作用,爱护自然界的生命,保护自然界,与大自然结为一体,和谐共生,这不仅是人类物质生存的需要,更是人类精神的需要,自然界才是人类的精神家园。后来,实用理性之说被普泛化,认为儒学就是直接为实现利益服务,有似于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。在当今重新反思和评价儒学的时候,这一点尤其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。

后因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,这种说法受到质疑,但是,改革开放的事实已经说明,儒学作为本土文化,至少与现代化并不冲突,正好相反,它能够成为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,发挥其重要作用。普世价值是由特殊形态的文化表现出来的,没有所谓悬空而来的抽象的普世价值。

从孔子开始,就是如此。那么,其中有没有一个更根本的范畴起核心作用,并将其他范畴联系起来,构成儒学的核心价值呢?我认为是有的,这个核心范畴不是别的,就是仁。

道的实质内容是生,生的哲学是儒学的核心。冯友兰用新实在论和逻辑分析方法,结合程朱理学,建立了新理学,用他自己的话说,这是一种更加空灵的哲学,不再拖泥带水。

前面说过,仁作为心德,既可以分说,亦可以合说,分说时是心之一德,合说时是心之全德。这就是现代新儒家所做的工作。这其实是儒学核心价值的纲领性表述,将道、德、仁、艺(即文)贯通起来了。毫无疑问,我们要以反省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儒学,以开放的胸怀对待和吸收西方文化,在平等对话中发展儒学。

西方和海外许多学者通常称儒学为儒教,从宗教的意义上理解儒学,这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他们都有宗教文化的背景,而宗教文化被看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价值系统的精神支柱。所谓原点,就是最原初、也是最本质的出发点,即本原性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。

五四作为中国的启蒙运动,功不可没。从一定意义上说,道统与学统合一了。

儒家所主张的道统,实际上被虚化,进而被利用,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,这就是所谓官方儒学。何谓理性?有不同说法,但是,有一个基本的共识,就是人的理智能力,是先天的或先验的,数学与逻辑是其两大支柱。

当时的普遍意识是,儒学代表了封建帝制,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代名词,因而是落后、保守的。仁就是生,就是生意、天地之心。其二是,人与万物是一个和谐的生命整体或共同体,人与万物不分贵贱,浑然一体,这是存在论的一体。天有超越性,但不是绝对超越的实体。

在西方,爱被归到上帝,上帝作为绝对主体,将爱施之于人,人只有接受上帝的爱和爱上帝,人自身则是具有理智能力的认知主体(要么,只限制在私人感情的范围之内,只爱自己所爱之人)。事实上,对于何谓儒学的核心价值这个问题,有各种不同的回答。

士可杀,不可辱,这是人格尊严。他们大都学贯中西,具有理论创造精神和民族自觉意识。

这并不影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。理性主义者认为,情感是经验的、实然的或心理学的,因而缺乏普遍必然性。